会展人才培养过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0/10/19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是会展教育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急需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重新审视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方向,避免教育资源被盲目占用和多头浪费。”日前,德中联国际会展培训机构负责人张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他还否定了会展人才市场需求放量增长的说法。他认为,未来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呈现出以数量换质量的发展趋势 培养会展人才尚存尴尬 张强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与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举办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其中包括会展活动的策划、内容安排、展台设计与搭建等水平的提高。在诸多会展活动环节的背后,实现有力支撑的是会展从业者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中国能够真正参与策划、执行、运营、管理大型国际会展及赛事活动的会展职业人才几乎为零。这一现象在政府主办的会展活动中尤为突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达200多家。从2004年中国会展人才教育兴起,到2006年会展人才教育及培训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些年以消耗庞大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换取会展人才水平的缓慢提升以及严重的就业危机,已然成为会展人才培养的最大尴尬。以至于,张强在采访中笑问,这究竟是行业的欣慰还是行业的悲哀? 民营会展培训机构面临困惑 据介绍,受行业观念和资金规模的影响,目前民营会展培训机构仍然处在发展难、难发展的困境当中,甚至有些机构已经逐步退出培训行业。张强认为,政策层面的问题是造成民营会展培训机构发展难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作为非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机构和非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民营会展培训机构受资金规模的约束,很难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业界对民营会展培训机构冷眼旁观,导致民营会展培训机构在行业内认知度较低,少量的生源难以支撑企业规模发展。这也正是当下如火如荼的会展教育与培训行业面临的尴尬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与会展院校相比,民营会展培训机构的课件具有灵活、生动等诸多实际操作层面的优点。张强指出,仅这一条就足以让民营会展培训机构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在很多人眼里,会展人才通常被划分为会展专项人才、会展支持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三类。由于会展行业的特殊性,这三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均面临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张强指出,有些技能应用无法通过高等教育的系统课程来掌握,而实际岗位要求会展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操、实战等经验和设备工具应用技巧,这就导致了学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行业发展了,但会展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很多盲点。每年,全国200多所院校至少可以向就业单位输送万余名毕业生,但会展行业很难负担如此庞大的就业规模。值得关注的是,经过竞争和优化,中国会展机构从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品牌方向转变,会展机构的减少势必会加大会展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目前,中国现有会展企业5000家左右,但实质上有部分企业已无展览业务。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小,影响展览人才的就业。另一方面,现行教育模式下,院校和学生自身定位不清晰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张强认为,不同类型的会展人才在会展活动中承担的角色不一,各自担负的职责不同,所需的知识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可以说,会展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决定了会展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何改变现有会展人才培养格局 当前,国内会展教育仍然存在诸如学科体系不健全、专业偏向定位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国际会展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盲目借鉴国外人才教育模式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市场对多样性会展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教育应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置独立的教学模块,实行模块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针对性。 张强认为,企业委培、人才托管、高校资源整合互补、实训模块教学等都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更适用于现代会展服务业的人才发展规划模式。 张强指出,为了改变现有会展人才培养格局: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现有开设会展专业的高职院校等教学单位进行资格认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构,防止盲目过热的现象再次发生。其次,实现普及教育、职业教育、高端教育并举,实行广度与深度同步发展。最后,针对不同就业机构、专业方向、业务特长以及学历层次开展教育资源对接,以此收拢教学内容涉及范围,找准定位,在发挥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涉及宽度,符合培养方向要求,从而实现学生就业与市场的供需匹配。 |
文章导航
- 上一篇: 陕西会展企业应着力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下一篇: 会展策划师:逛商场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