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会观察 > 世博会下一站:意大利米兰

世博会下一站:意大利米兰

2014/3/18 9:25:58 来源:国际金融报  点击次数:162 
  

  

  

  “本次米兰世博会规模十分可观,公共部门的投资预计有13亿欧元,私营部门投资达到3.5亿欧元,参展国家投资达到10亿欧元。”

  ——米兰世博会首席执行官朱塞佩·萨拉

  40个月前,历经8年艰辛筹备、184天精心举办,创下了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7308万参观人次等历史之最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留给世人“成功、精彩、难忘”的完美记忆后,华丽谢幕。

  14个月后,世博会下一站即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这个以“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的主题,为期共184天的展览让人充满期待。

  根据米兰市政府的规划:将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规划了占地200公顷的世博城,建成后将包括12万平方米的国家展馆面积、可容纳12000名观众的剧院、6000个座位的会堂、主题展馆和公园,及配套的交通、酒店、商业设施。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世博建设,深陷欧债危机的意大利准备好了么?

  这两天,正在意大利马拉内罗市法拉利总部参加全球法拉利俱乐部代表大会的上海法拉利俱乐部主席、意中交流协会主席朱裕华心情激动。在他给《国际金融报》记者传来的信息中写道:“随着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日益临近,米兰城内的世博氛围越来越浓,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世博会旗帜随风飘扬,温馨又可亲。热情四射的米兰正满怀激情地期待着世博会这一全世界最大‘派对’的来临。”

  3月9日,米兰市市长朱利亚诺·皮萨皮亚(Giuliano Pisapia)宣布,从5月5日至9月10日,在米兰市中心城堡广场设立15800平方米的步行区,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迎接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操练。

  再往前追溯3天,3月6日,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在上海宣布,继2月27日正式发布展馆设计与展示方案之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企业遴选渐入佳境,再添一批合作伙伴。

  2015年米兰世博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新一届综合性世博会,米兰与上海是姐妹城市,为此,中国企业向米兰世博会报以积极和热情: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参展,而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赴海外建馆参展,众多省市区、品牌企业首次参加注册类世博会。

  米兰准备好了吗

  结束了中国的行程,2015年米兰世博会首席执行官朱塞佩·萨拉(Giuseppe Sala)回到了意大利,开始更加忙碌的日常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2015年米兰世博会筹备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给朱塞佩·萨拉发去了一封采访邮件。3天后,这位随和的意大利绅士很快做出了回复。

  记者第一个问题便是:米兰准备好了吗?

  朱塞佩·萨拉的答复很真诚:“最近几个月,欧洲的坏天气对场馆现场工作来说很不给力,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工作,争取赶上预期进度。事实上,去年12月,来自26个国家的场馆工作人员每天施工20小时。目前,意大利国家馆已经动工,德国馆的建设也紧随其后,其他国家的展馆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我们相信,一切尽在掌握。”

  世博会的主题一直是世博会的主导者,意大利选择“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作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

  “这个主题的内涵广泛而有趣。”畅谈起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朱塞佩·萨拉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全球目前约有870万人遭受饥饿的困苦,12%的人口有肥胖问题,而约有8亿人根本无法喝上纯净的饮用水,“通过这个主题及其革新的概念方法来汇集世界各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解决这一人类最大难题,我们相信这将成为21世纪世博会的主要议题。”

  朱塞佩·萨拉进一步指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目标与其第一个伟大的革新将会优先考虑世博会作为非物质遗产这一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联合国密切合作来选择新的途径解决下一个千禧年的挑战:保证每个个体都有权享有充足的、健康的和安全的食物,并保证食品工业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食品质量与文化。

  “此次的参与国与各方国际机构将通力合作来展示一系列具体而实际的解决方式,而合作的结果也将成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无形遗产。”朱塞佩·萨拉进一步透露,“由于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参与者们将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中并且实际感受每一个国家所展示的诠释主题的解决方案。这一参与者体验项目同样也是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独特亮点。”

  在历史上,米兰曾于1906年承办过世博会,拥有占地200万平方米、室内展出面积47万平方米的新展览中心。根据米兰市政府的规划:将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规划占地200公顷的世博城,建成后将包括12万平方米的国家展馆面积、可容纳12000名观众的剧院、6000个座位的会堂、主题展馆和公园,及配套的交通、酒店、商业设施。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深陷欧债危机的意大利能应付吗?

  对于《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追问,朱塞佩·萨拉坦言:“本次米兰世博会规模十分可观,公共部门的投资预计有13亿欧元,私营部门投资达到3.5亿欧元,参展国家投资达到10亿欧元。”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推进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举办进程,意大利在2008年便已设立了世博运营机构,以更好统筹各项目进展,其中股权分布为:意大利政府经济金融部占40%,伦巴第地区占20%,米兰市占20%,米兰省(郊区)占10%,以及商会、工业、手工业和农业商会占10%。

  “米兰世博运营机构将对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组织和策划享有一定特权,并且将负责展览场地、基建设施、休憩场所和技术中心的初步规划和建设工作。”朱塞佩·萨拉告诉记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以上海传统游戏“游戏棒”为设计灵感,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的意大利国家馆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这一次,意大利人又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

  “意大利国家馆项目是由2015年世博会公司国际设计竞赛竞标得到的结果,设计以‘生活之树’为概念,隐喻一些与意大利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的方面,整体设计是landscape-architecture(景观设计),整个建筑约12万平方米,呈现出整个森林的树木的外观与布局,让游客可以真正地沉浸其中。”朱塞佩·萨拉讲述了他对意大利国家馆的理解,而这也是目前为止,2015年米兰世博会方面给出的最详细的意大利国家馆介绍。

  中国“种子”意大利萌芽

  红色的“东方之冠”成就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辉煌,2015年米兰世博会,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参展的中国国家馆会是什么样子?

  2月27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参展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馆组委会副主任、中国馆政府总代表、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向记者透露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和建设情况。

  王锦珍告诉记者:“中国馆面向国内外设计行业进行了招标,最终清华大学和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的设计方案胜出。展馆紧扣‘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主题,以‘天、地、人、和’为核心概念贯穿设计。”

  记者了解到,2015米兰世博会上,中国馆建筑从正面看是自然的天际线,从背面看是城市的天际线。建筑方案通过建筑的屋顶、地面和空间,将“天、地、人”的概念和水稻、小麦的元素融入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中直喻中国广袤的土地,隐喻中国古老的文明。展馆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结合现代技术,形成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形象。

  “米兰世博会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下加强交流合作,推进科技进步,保证食品供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主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王锦珍阐述了对米兰世博会主题的理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以世博会为平台,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对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以“食堂”为主题的万科馆,以“中国种子”为主题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将作为中国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独建馆参展。这是中国企业自中国参展世博会以来,首次赴海外建馆参展,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参展的内涵和形式。

  万科总裁郁亮告诉记者:“此次万科馆选择‘食堂’主题,是希望从普通社区居民的视角呈现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城市生活。

  记者了解到,万科馆以“食堂”为展览主题,与世博会的大主题不谋而合。此次,万科馆将以“媒体森林”的形式,向世界讲述一个中国故事。在郁亮看来,“食堂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用餐的场所,万科馆试图以食堂为切入点,展示和关切在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真实状态以及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孤独感愈发严重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3月5日,安徽祁眉茶旅、宜兴珐琅彩紫砂及江西红土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一批国内企业与中国企业联合馆签署了合作合作协议,分别成为中国企业联合馆指定红茶品牌、指定紫砂礼品及现代农业服务供应商。

  中国企业联合馆执委会副主任王慧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3家签约企业中,安徽祁眉茶叶与世博渊源深厚,是百年祁门红茶的代表品牌,也是首家安徽入选企业;宜兴珐琅彩紫砂传承千年陶瓷工艺、积淀紫砂文化,是首家江苏企业和陶瓷品牌;江西红土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与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高度结合,是江西省首家入选企业和农业品牌。三家企业各具特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们的入选将为中国企业馆提供更全面的展示元素和筹备支持。

  自2013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参展企业遴选工作后,该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呼应,部分企业当即提出参展方案。目前已严格遴选出会稽山、书香门地等一批参展合作企业,并已指定展馆工程总承包方。

  “针对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滋养地球,生命能源’,今年又恰逢中国企业参加巴拿马世博100年,中国企业联合馆将以‘中国种子’为主题,以‘种子的梦想,聚合的力量’展开主题演绎,借种子抒发中国企业重视食品、粮食安全、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怀和梦想,精心演绎好中国品牌的精彩故事,面对全球资源匮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国际语言彰显中国软实力。”王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期待百万中国游客

  “2010年上海世博会留下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展览空间和游客人数,上海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博览会之一。”朱塞佩·萨拉言语中流露着羡慕与期盼,“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本次世博会会带来约为100亿欧元的效益,旅游增益大约为50亿欧元,60多万人将在展览中直接就业或间接就业。”

  2013年意大利对中国公民发放了35万个签证,是申根国家中最多的。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向记者透露,“米兰世博会期间,我们希望吸引2000万游客,其中100万为中国游客,为此已在驻华使馆成立特别工作组,方便中国公民获得签证。”

  朱塞佩·萨拉在邮件中强调:“中国是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一个重要参展国,对于‘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展示和本次世博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本次世博会中投入了包括3座场馆在内的巨大资源,这也证明了我们对于此次世博会主题选择的正确性和价值。”

  “2015年预计将有约100万来自中国的游客参观米兰世博会,”朱塞佩·萨拉表示,“我们已经与外交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使签证数量达到三倍,在2月的国际旅游交流会中,我们与超过50家中国旅行社进行了交谈,并且计划能够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开展相关旅游交流和推广计划。2015年米兰世博会将进一步巩固加强我国与各国的商业关系,并且为中国提供传播其文化、传统和技术的战略机会,以此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对的挑战作出贡献。”

  当然,旅游业并非惟一受益的行业。事实上,这并非意大利第一次举办世博会。1906年,意大利人为了庆祝辛普朗隧道的开通,在米兰申请并主办了当年的世博会。辛普朗隧道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它把欧洲和意大利连接起来,创造新的商业和贸易机会。因此,意大利人深谙世博会对经济、贸易的重要性。

  在朱塞佩·萨拉看来:“即将到来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是意大利试图摆脱经济衰退非常难得的机会。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企业投入了近800万欧元。”另据一项调查报告,在米兰举办的世博会有望在2012-2020年期间给意大利带来250亿欧元的巨大经济收益。

  另一个惹人关注的话题是,2015年米兰世博会场馆的后期开发和利用。对此,朱塞佩·萨拉表示:“目前,我们尚未决定后期开发利用,不过,已经有几个脚本正在设想之中。2015年米兰世博会会留下重要的物质遗产,馆址将被建成一个未来的智能城市模型。这不仅能提高游客观赏体验,促进人们对主题的探索,还会留下创新解决方案及未来城市体验系统等遗产。”

  “米兰和上海是姐妹城市,但是我们很不一样。”朱塞佩·萨拉认为,“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国际贸易关系和全球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这种理念渗透在为期半年的展会中,给一些国家和企业带来了丰富的贸易合作机会。相比之下,米兰更注重无形资产,比如环境保护的理念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