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应固守既有阵地
2013/3/1 22:11:00 来源:中国展会联盟 点击次数:116
主持人:王秘书长作为我们业界的专家,我请他放在后面发言,就是让他既做点评,也做概括和定论。
王侠:一个是关于自主品牌的叫法,我觉得2年前我们在哪个地方开两会的时候,我当时提出了业界通常叫民族品牌,我认为这个叫法不好,有太多的感情的色彩了。现在大家通俗叫做自主品牌,我觉得叫自主品牌大家还是有共同的认知。但是,随着我们奥运会的胜利的召开,实际上中国已经以一个大国的形象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上了。
所以,自主品牌的叫法,像欧洲、美国、日本很少有说这是我的自主品牌,这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攻击性,因为自主自主有做主的意思,所以我们叫做中国品牌。
第二个,坐在台上有两个企业的形态,一个是乘用车,一个是商用车,实际上我们商用车自主品牌做得是非常好的,我们中国的市场是自主品牌在主导市场,而且具有绝对的竞争力。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谈到危机和衡量汽车行业的时候,一定要说好咱们是谈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所以商用车因为我们基础是比较早的,就是50年代我们就有了一汽,这么多年的发展,而且在中国我们有比较多的优势,人工成本、建厂的成本、电的成本等等,那么中国商用车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比如说大客车在德国,奔驰的客车是人用手在那里焊,但是欧洲和美国他们的人工成本是非常贵的,所以他们没有价格的优势,所以进到中国来的时候,他会有很多的水土不服。在这一点上,我想中国已经在商用车领域做得非常好了。
因为乘用车我们的自主品牌在94之前,国家是限制的,当时是在计划经济下,就是大车谁做和小车谁做,资源都是通过政府分配的资源,而不是通过市场。所以,我们真正的乘用车的自主品牌是从98年开始,一个是奇瑞,一个是吉利和华晨,所以我们从2001年才刚刚开始卖车,实际上我们的轿车是刚刚地是小学毕业。我们既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被困难吓倒。遇到一些问题,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犯的错误也是很正常的。
再一个,说到乘用车的发展,我们应该说得益于我们从01年之后的市场的高速的发展,因为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自主品牌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首先要生存才能发展,但是大家绝对不要因为自己取得了成绩而骄傲自满。因为当乘用车实际上是01年刚刚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家庭,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讲,他买的都是第一辆车,而咱们这几次的讨论都是讨论品牌,而汽车的销售完全是品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这个品牌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那么美国从小就坐车,就是从父母那里培养起来品牌的概念,而我们的消费者也不知道品牌。所以,出现了大卖场,其他的国家没有,我们买车大家在大卖场里面挑一挑、比一比哪个好。所以,我们第一是得益于我们的消费者买第一辆车的时候没有品牌的概念,所以他就是觉得价廉物美就买了。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化过程的加快,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品牌的投放力度的增大,那么大家将来要面临问题就是我们很多的消费者是买第二辆车了,而且我买的第一辆有一些问题,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有一些口碑在流传。所以,我们成长到今天靠的是流传。你刚刚造的车,不可能是有100年的保障体系,我们刚刚开始做车,在质量上等等的方面没有那么严格,出了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大家对于我们品牌的看法。
但是,这些年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了,我们的自主品牌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他对于营销、品牌、危机管理等等一年一个样。那么,对于自主品牌,我和大家是一样的,我和薛教授的观点不太一样,我对于自主品牌是绝对充满信心的。我们当时在WTO谈判的,当时说一汽、二汽、上汽是大企业,大家就研讨着来做。大家说这是危机,但是一样你只要放开了我们肯定扛不住,最低不能低于65%的关税,但是实际上存在着很多的不满。这几年过去之后,大家看到在坐的企业,像比亚迪F3是从05年才开始投放的,一年卖出了5万台,给我们的自主品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们的自主品牌还有一汽、上汽、东风、广汽等等大的集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做自主品牌。所以,我相信我们中国有我们的比较优势。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的人才,我们有很多的人才储备,有这么多的企业现在有信心。另外,关于产品的选择,其实在低端的领域,我认为跨国公司短期之内不会进入这个领域,而且他进入这个领域,因为他整个的流程导致了成本控制在近期内很难和我们的自主品牌竞争。所以,我仍然建议我们的自主品牌现在不要膨胀,把精力放在占领这个我们有优势的方面。像印度的马鲁蒂这个小车在印度占65%的市场,那么印度是一个大的发展中的国家,所以说我们将来随着汽车化,我们的汽车向二、三级的市场,向农村、县级城市发展这些市场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也是认真地研究这个市场不要盲目。
你看现在的日本、韩国走的都是这条道路,他先从低端的车开始,当你积累的经验和品牌、人、钱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做雷克萨斯,做这些高端车。所以,我谈的这些仅供大家探讨,希望我们自主品牌的同仁可以共同努力,至少我们做到三分天下,谢谢!
主持人:感谢两位点评嘉宾,我们的论坛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是互动。两请位媒体人对于台上的嘉宾提问。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
文章导航
- 上一篇: 大连展会可独辟蹊径
- 下一篇: 把北京车展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