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会展骗子骗局大揭秘
2012/12/15 10:10:46 来源:中国展会联盟 点击次数:在各地会展经济方兴未艾、数不清的展览公司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如何规范会展市场、如何加强行业监管、如何引导各路展商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骗子靠哪几招“吃遍”天下?牛皮”加“拳头”,伤透参展商的心
记者接连采访了数起骗展案,又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发现骗展术归结起来也就是那几招。
伎俩一:扯虎皮当大旗。许多骗展者在组织展会时最喜欢将“中国”挂在展会名称的最前面,以示国家级;不能用“中国”,就用国务院某部委办或者“广东省”、“广州市”等等,以增加官办色彩。然而,国家早有明文规定,挂“中国”字头的必须由国家商务部审核批准;挂“国际”字头的要有相关资质的展览公司才能承办。记者调查了几个在广州举办的“国字头”展会,竟发现它们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伎俩二:挂羊头卖狗肉。骗展者摸准了许多技术性较强的企业喜欢参加专业展会,于是投其所好,分别设计了多种专业性专题展会向企业发出参展邀请。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了解到招展商的真实目的,于是稀里糊涂签了参展合同,交了款。可到会场一看,所谓的专业展会却是一个“大杂烩”。前几天,广交会旧馆举行的一个所谓行业展,承办者分别向五六个大行业里的小行业发出了六个版本的招商邀请。参展商们直到开幕当天才知道,号称五六百个企业参加的展会,实际才来了不到一百家;参展商将手里的合同一对照,发现招展商竟用了五六个展会的名称骗他们来参展。
伎俩三:偷换概念,投机取巧。在今年秋交会期间,一些骗展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租用了租金较低的场地。但为了骗外地参展商,就在地理概念上大做文章,拼命往广交会会馆上靠。举办展会的场所离在琶洲举行广交会二期的广州会展中心少说有20多分钟的车程,可“巧”用了珠江概念,说隔江相望、一江之隔,等等;还吹嘘“乘坐展会提供的专用巴士行经华南快速干线只需5分钟”等等,参展商来了以后才知受骗。
伎俩四:打肿脸充胖子。明明不具备组织承办高级别、大型会展的资质和能力,却将自己包装得非常权威、阵容鼎盛。这种展览公司临时招聘几个业务员,在豪华宾馆租用一个房间和几条电话线路,再好一点的租一台传真机和电脑,就向全国各地行骗了;有的还在工商局登记领了执照,还开了网站,发布一些编造的新闻,给企业一种正规的假象。其实这些骗展班子是“放长线、钓大鱼”,花点钱包装一下自己,以图引来更大的企业参展,骗取更多的展费。
伎俩五: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一些招展商和组展商在会展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已是老江湖,历练出一套对付参展商的经验:先花言巧语将你骗来,看到有人不满意,口头答应你退款,但就是拖着不办,一会儿请你吃饭,一会儿又许以空头支票。如果参展商再不识相,就开始威胁、骚扰;并雇请大批保安维持会场秩序,如果见有哪位参展商带头聚众抗议,就叫保安大打出手,让你“吃罚酒”。而这些外地参展商只好自认倒霉。
“草台班子”骗钱到手就开溜 老会展怒揭骗展内幕
广州贸促会展览部副部长王慧君从事会展业已有十几年了,对广州会展界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她向记者道出一些行业内幕。
许多被认为有骗展行为的展览公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他们的公司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也有注册资金和法人代表,但实际上只有一个人。一个人怎么开展业务?“这好办,临时到劳务市场招聘一班人就行了。”这样的展览公司对企业、行业的情况不甚了解,对展会的专业知识也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由于只给招展人员很少的底薪,主要靠业务提成激励他们多拉展费,这就逼着业务员向参展商随意许诺,开空头支票,反正他们拿到提成后就走人,不用承担责任。所以,可能展览公司并没有恶意欺骗参展商,但参展商一旦发现货不对板,当然是找展览公司的茬儿。
由于许多展览公司都是初创时期,没有自己的品牌和业绩,他们往往想走捷径,寻找挂靠单位与之合作,单位越大越好,用大单位冠名好招展。广州贸促会就碰到不少这样的事。有位曾参加了去年贸促会组织的赴俄罗斯经贸洽谈会的广东新会老板,打来电话反映,最近他们企业来了一个自称贸促会的人要他们参加一个专业展会。贸促会的工作人员当即予以否定,并向该老板要了那人的联系电话,打过去一问,对方竟大言不惭地说他们是贸促会的,在水荫路办公云云。
由于会展业投资回报率较高,一些真正的骗展公司往往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来逃避参展商和政府部门的追债和监管。在珠三角地区就有为数不少的骗展公司:这个月在广州捞一把,下个月又在深圳赚一笔,再下个月又在东莞冒出来。
那么,这些骗展公司是如何获取企业的通讯资料的?王慧君说,这些骗展公司经常在各大展场游走,每个展会都有免费会刊,上面都有参展企业的通讯资料,他们不花一分钱拿来,然后按图索骥,到这些企业去骗。
广州为何不成立会展协会?展览公司数目急剧膨胀,鱼龙混杂
广州已跻身中国三大会展城市,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自修改了展会审批制度后,各种展览公司如火山爆发般涌出,目前在广州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展览公司约有1000多家,真正能运作的估计有600~700家。业内大多数人士呼吁:在各种展览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亟待成立一个具有监管职能的行业协会。
为何要成立行业协会?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丽群认为,这主要出于展览行业自身自律的要求。协会的职能在于加强对组展商的资质管理,制订展览评估体系,强化培训和诚信道德教育,帮助企业提高企业会展管理水平。
有的专家提出加强会展公司资质认证。对会展公司可以采取类似酒店的星级制度,规定新公司只能办一些小的展览;两三年后,如果他们办展较成功,就可以加星,提高等级。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展览总监吴国斌博士表示,要想降低“骗展”发生的可能性,关键要使会展信息对称与透明。他说,在德、意、法等展览发达国家,会展行业协会在了解展览会的各种情况后,会向社会公布。
广州发展研究院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商务部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刘松萍还提出,协会还可建立两种档案,一个是有不良记录的展览公司“黑名单”,一个是有着良好声誉和办展记录的展览公司“红名单”。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大连、深圳和宁波等城市都成立了会展业协会或者会展管理办公室,对会展业积极引导和监管,效果不错。广州关于成立会展协会的报告早在去年就递交到了有关部门,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一直没有批下来。
会展专家支招防骗展 参展商多长心眼多学参展知识
会展经济研究专家刘松萍给严防“骗展”支了几招:
第一,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要紧紧抓住受理登记这一重要环节,运用登记职能,严格展览会名称核准。“骗展”行为的增加,与取消展会审批制、代以登记制没有必然联系。取消展会审批制后,工商部门同样要进行市场管理,一是严格监管招展和办展广告;二是加强会展现场的监管管理,同时运用企业信用管理等手段,建立会展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第二,展览场馆要把好关,维护展场的声誉,不至于被骗展者所累,在审查组展商材料、手续时,要严格把关。
第三,参展商要理性选择展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该展会的知名度、规模、配套设施,展览公司的实力、信誉、知名度等。参展商可以通过当地的工商部门了解企业登记情况;可以直接通过场馆了解;可要求展览公司提供其他参展企业的名单,直接向有影响、有实力的参展企业了解参展情况;参展商平时要加强自己参展知识的学习积累,多听多看等。
文章导航
- 上一篇: 诈骗团伙假借会展中心名义邀外地企业来厦参展诈财
- 下一篇: 揭穿骗展的六大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