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给力”大于1∶9的成都实践
2011/8/29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会展产业是近年来颇为受宠的一个新兴产业。对于这个产业,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会展经济的带动效应大概是1∶9,也就是说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那么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9。然而,1∶9这一比例其实不能完全涵盖会展业激活城市经济的效应。成都将在今日开启大幕的糖酒会上演绎自己的精彩实践,成为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又一典型案例。
会展一张“城市名片”
382个会展节庆活动,190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345万平方米的会议总面积,8000万的参与人数,272.87亿元的经济拉动,32.39亿元的直接收入,2880.74亿元的经贸合同签订金额,8854.23亿元的引进投资合同金额——这是成都会展业去年的成绩单。事实上,成都会展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内容”似乎比“速度”更引人关注和思考:
2010年3月,第82届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总结大会上,全国糖酒会组委会宣布,自2011年起,春季全国糖酒会永久定点成都举办。成都将“天下第一会”这个令全国各大城市垂涎的“香饽饽”留在了这里。
2010年4月,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的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蓉举行。这是中国绿色发展领域规模大、层次高、国际化的大会,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年会,是首次移师北京以外的城市举行。
2010年9月,由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发起的、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汽车行业盛会——全球汽车论坛首次会议在蓉举行。来自全球的汽车主机厂、零部件企业、政府高官、金融机构高管以及相关行业的500名顶级专家参会,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1年,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的展览和会议组织者,全球最大的展览会主办机构——励展博览集团的成员公司国药将旗下五个重大会展安排在成都举办。而这几大展会大多属于全国巡回性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城市跟踪申办。
若将这些发生在成都会展业的“涟漪”合纵串联,背后的“波澜”都源自同一力量的共振——成都,已成为国内外大型展会布局的西部首选。
伴随各大展会的纷至沓来,展会数量增长的同时,成都收获的是业界的认同。截至目前,成都已被多个会展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十大展览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中国十大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等称号。会展业,已经成为了成都的名片之一。
顺势而为产业可兴
名声在外的背后,是会展业夯实内功的足迹。紧贴成都经济发展的脉搏和动向,立足于产业,同时不断延伸会展产业链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是成都会展经济当前的着力点和永续性课题。
成都,对会展业的关注,并不仅仅在于看重某个展会的直接成交额,而是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对三次产业发挥的“聚合效应”和“引擎功能”。
对此,市博览局局长陈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展业作为新兴服务业,既是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又是带动其他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对经济社会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拉动作用。“会展业就是‘新’的融合,它既是城市功能的新体现、拉动内需的新动力,也是一个汇聚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的平台。成都作为一个西部城市,目前跟珠三角、长三角相比,没有明显的区位和物流优势,要吸引众多企业和投资商在成都安家落户、投资兴业,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对接平台,根据会展经济的属性,正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为此,我们正着手根据成都的产业结构,有的放矢地策划举办或积极申办一些会展活动,旨在吸引一批成都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上的重点企业、重要人物来到成都,促成一批高端项目落户成都,进而推动一个产业的加速发展。”陈琳表示。
|
文章导航
- 上一篇: 高效利用展台
- 下一篇: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热议“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