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会观察 > 第12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洽会即将举行

第12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洽会即将举行

2017/5/10 13:10:31 来源:常州日报  点击次数: 
    连日来,常州党政企代表团正马不停蹄地在西安、成都、合肥等地,开展“科技长征”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为下周即将召开的第12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打好前站。

  2006年起至今,“5·18展洽会”已经成功举办11届,成为常州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强有力的引擎。10余年来,常州借助这一平台,探索科技创新的“常州模式”,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经济转型升级动力,开辟国际科技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常州城市影响力。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2006年以来,常州把科技创新推向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常州发展的最大机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主线,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头号工程,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面对本地创新资源短缺的局面,常州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目光投向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每年率领党政企业家北上南下,开展对接大院大所的“科技长征”,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在常州与全国乃至全球知名高校院所之间织起一张无形大网,网罗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探索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科技创新“常州模式”。

  创新之核科教城,是常州产学研合作的窗口和缩影,来自全球1.8万名高科技精英,在这里圆自己的梦,也为“常州梦”“中国梦”书写新篇章——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专利申请2700件,新增入驻机构和孵化企业588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72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

  在“5·18展洽会”的引领推动下,常州还累计引进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院所共建了20多家公共创新平台,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常州还在装备制造、光伏、石墨烯等产业领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组织全国性和国际层面的产业创新论坛,引导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方向。

  “5·18展洽会”还主动服务创新创业,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宣传常州的创新企业、创新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龙城英才计划等,举办博士后招录对接会、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使高校院所和各类人才有机融入到常州创新创业之中。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2300多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创办了1600多家科技企业,直接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转化及产业化。

  常州还着力把科技创新战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教育、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科教城建设、科技金融等互动发展。常州产学研合作紧密联接生产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全链条催化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方兴未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常州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11届“5·18展洽会”,累计展示成果49000余项,发布重大技术需求4600项,现场签约项目650余项,合同总金额超过430亿元,直接促成了12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落户常州,其中39.3%的项目带动了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36.9%的项目实施降低了资源消耗,29.5%的项目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强了企业创新实力,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石墨烯产业,是常州一块亮丽的牌子,也是常州“无中生有”最典型的新兴产业之一。“全国石墨烯看江苏,江苏石墨烯看常州”早已是业内共识。打出“东方碳谷”品牌,常州的石墨烯产业正从研发迅速向产业化迈进。

  “发展石墨烯产业,首先得益于常州引进高端人才政策;人来了,项目就会跟着来,产业自然发展得快。”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朝晖对记者表示。

  这仅仅是常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瑞声科技集团与南京大学深度合作,缔造了微型“声学器材王国”;常州格力博建立东南大学企业研发中心,成功研制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主品牌轴流式吹风机;江苏先诺新材料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的聚酰亚胺纤维,打破了国外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T700千吨级碳纤维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公司已经在深圳创业板申请IPO;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合作的丙肝新药项目已进入药物临床阶段,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深度合作,已成功在创业板整体上市……

  像这样依托产学研合作、借助“5·18”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常州还有很多。

  常州产学研合作以促进产业转型、培育新兴业态为目标,紧紧围绕智能装备、碳材料、轨道交通、新医药等十大产业链,集聚研发机构、招引领军人才、建设科技孵化器,有效推动了常州特色产业集群创新。

  随之而来的是,常州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碳材料、工业机器人等产业超前布局,在国内领先发展。

  国际合作蓄力勃发

  在常州,中以常州创新园无疑是最令人骄傲的一块牌子。自2015年1月29日揭牌以来,园区已形成了以共同研发、知识产权转让为代表的多元化合作模式,集聚了中以合作企业56家。

  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动下,“5·18展洽会”每年都举办国家级、国际性的科技专题论坛,龙头企业组织召开全国性的行业研究峰会,国内外重量级科研机构、科技界精英踊跃参会,推动常州产学研合作加快向全国乃至全球拓展,迅速提高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水平。

  借助“5·18展洽会”平台,常州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芬兰、以色列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搭建技术转移、共同研发、活动开展的平台,引进了牛津大学ISIS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桥、中芬绿色创新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全市建有1家科技部认定的国际创新园、4家科技部国际司认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86家省科技厅认定的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名列全省第2。

  此外在金融资本方面,常州还合作设立了中以创新发展基金、平盛基金等多支国际化基金,总规模超过120亿元。

  同时,结合“十大产业链”发展、“十百千”企业培育战略需求,常州还连续多年开展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产业国际技术交流会、以色列高新技术中国巡回展、中英科技桥开放创新研讨会、APEC智慧城市产业和科技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了企业间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扩大了常州科技创新国际化的影响力,拓展了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江南克拉尼设计院、CI3孵化器、纳塔力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落户。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