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会观察 > 2016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暨展览会今日盛大开幕

2016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暨展览会今日盛大开幕

2016/12/1 20:28:37 来源: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点击次数: 
    12月1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华北电力大学以及珠海市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暨首届中国电力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旨在加快推进电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电力绿色转型,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

  本届大会以“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为主题,集高峰论坛、技术研讨会、展览展示、项目对接会、园区推介会和产业园区参观访谈等活动为一体,旨在构筑一个行业级、专业化、精品化的交流合作平台,聚力创新人才、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电力产业绿色发展。大会展览展示面积达10000平方米,展品涵盖清洁能源利用、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与储能、智能电网及自动化控制、分布式能源与微网、电力通讯及电力大数据、智能家居及能源管理等方面,吸引了近百家参展商的积极参与。南方电网、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科院、永联科技、长园电力、康晋电气、兴业太阳能、泰坦科技、银隆新能源、中兴新能源、城建智慧能源、宝士电气、汇达丰、优特电力、清英研究院、双杰电气、华仪电气、沈阳华德海泰、圣耀集团、博威电气等企业以及来自全国各重点城市的供电局、电力公司和科研院所等电力系统相关单位集中亮相展览会,为本届大会带来了一场专业级的电力创新科技成果的视觉盛宴,吸引了约12000名专业观众到场观展。

  在同期举办的2016中国(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暨首届电力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上,会议聚焦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电力行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能源互联网、电改新机遇、电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议题,吸引了1500名代表参会,演讲嘉宾达87人。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局长陈建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郝英杰、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业民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并致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顾问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郑耀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中心主任许松林等嘉宾做主旨演讲。

  我国电力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电力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电力也进入低碳、高效、大范围优化平衡的新时代。能源生产和能源技术不断变革,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实现清洁发展成为大势所趋。而实现能源电力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根本驱动。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能力与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众多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引领了电力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一是电力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电网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发电装备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工程建设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电力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公司管控水平;三是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

  其中,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第一,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累计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7亿千瓦,约占世界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的40%。2015年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5.3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比重34.7%,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7%。第二,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2015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低于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325克/千瓦时的目标。第三,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十二五”末,我国脱硫机组接近100%,脱硝机组约占92%。2015年较2010年火电装机容量增加近40%,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25万吨、501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刘吉臻在大会上指出,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占全球净增长的34%,其中煤炭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清洁电力在我国电源结构布局中的比例将逐步增加,以化石能源为一次能源的传统发电比例将逐渐降低;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约50年)内,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仍然不会改变。在加快煤电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大攻关力度、强化自主创新,一批创新性技术应运而生,为新形势下火力发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也带来了活力。具体表现在:

  “十三五”期间,火电灵活性改造作为电网调节能力建设的重要技术创新之一,将通过示范试点建设和后续推广工作,发挥重要作用;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机组发电技术、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等是当前我国燃煤发电的技术突破点;我国已实施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6亿千瓦,节能改造4亿千瓦,“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零排放、高效率、燃料多样性、长寿命”为特点的先进IGCC系统,将是未来重型燃机的主要发展与应用方向;在市场模式、结构、规则以及价格等方面制定规模化新能源消纳的相关政策措施;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建立保证可再生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化石能源为清洁能源调峰的机制等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电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同时,要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能源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潜能,培育更多能源技术优势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推动电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离不开人才和科技的支撑,尤其需要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助力电力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郝英杰在大会上表示,华北电力大学始终将能源电力行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为适应能源电力向低碳、清洁发展的战略需求,学校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先后建设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量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国家“863”、“973”、“重大支撑”、“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取得了若干标志性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华北电力大学还确立了“走校企合作兴校之路”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先后与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特高压、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重大项目合作,促进行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同时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地方分园,促进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转化与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与珠海市政府早在2014年也达成校地合作的关系,推进在智能电网、物联网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杨昆也强调,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支持电力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技术研发、装备研制与示范工程建设的协同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顾问黄其励认为,我国能源已经进入了可再生能源时代,能源结构转型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二是发电能源结构转型;三是发电电源结构调整;四是用电结构的调整。能源的颠覆性技术已陆续出现,未来能源的发展一是要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二是培养人才要从教育做起,三是从国家角度出发,要做好技术攻关的长期准备。

  珠海市副市长贺业民在大会上表示,珠海市高度重视电力产业创新发展,早在2013年,珠海市政府就与南方电网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将珠海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清洁能源基地,并加快横琴新区电力先进技术示范区、万山区海岛微网、海上风电场、东澳智能微网等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动电力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近几年来,珠海正处于先发机遇与后发优势叠加的最好发展时期,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横琴新区(横琴自贸试验片区)加快建设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和南海战略实施,使珠海政策新高地、开放新优势越发凸显,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发展前景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特别是企业家的高度认可。本届绿色创新大会暨电力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的召开,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也为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共商大计、共话发展的交流平台,希望借助本次大会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尽快落地生花。


相关展会
展会主题:2016中国(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暨首届中国电力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 (详细)
展会时间:2016年12月01日---12月03日
展会地点: 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珠海市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