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设计贸易交易会打造“全球工匠聚集区”
2015/9/16 9:14:35 来源:凤凰时尚 点击次数:
导语:手作是带体温的艺术!人类的祖先,迷恋用双手造物的感觉,对他们来说,用双手去改善生存条件,更好的生活和繁衍,是源于生存的本能需要。现代人虽然无须亲自制作每一件生活用具,但通过双手创造一个物件,显示才艺、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在工业制品充斥我们生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痴迷这种感觉,一双鞋、一把木椅、一条银链,一个装饰……念“旧情”的现代人,仍旧会认为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更有味道,只是机器的批量生产对手作产s生了不可逆的冲击,“有味道”的纯手工制品越来越难见到。
手作之美,收获一座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博物馆”
2015北京国际设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3日至10月7日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携手中国生活美学品牌“手作之美”策展人成琳博士,开展一场“全球工匠运动”,联合打造“中国手作设计贸易集散地”,不仅引入国际设计以及当代的消费体验,还将举办展览、沙龙、讲座,并设置“地方再发现、传统再设计、民艺怀旧馆、手作之美梦工厂、新常态生活美学体验馆、国际匠人区、手作之美市集”七大主题展。来到现场的观众可以私人定制厨具、家具、陶瓷、装饰等各类高品位手工设计品,收获一座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博物馆”。
匠人匠心历久弥新
在这个大规模流水线化生产的年代,传统手工艺简直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银饰工艺传承人、漆艺传承者、云南斑铜传人……他们或许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批手艺人——机器量产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品工艺复杂、式样传统、成本较高,手工业已然沦为“频临灭绝”产业。毫不夸张地说,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正在面临失传,如果不加以拯救,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手艺,就得落个“绝迹”的下场。
在“非遗再设计”主题展上,聚集了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手作工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再设计再创新,将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例如你会看到祖母时代的餐桌、老家具,在一股怀旧味道中设计出现代的新意;例如宫廷地毯,在传统的纹饰图案上的设计创新;染织品“东韵丝绸”,让你体会出“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诗意设计。
不用出国看遍全球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长安城聚集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工匠,手工艺品的交流达到鼎盛。而今,一大批国际匠人也聚集在交易会的“国际匠人区”,再现大唐手工艺设计盛况的一隅。其中有来自西班牙的著名生活方式顾问,走遍全球各国搜罗来的设计精品;有法国设计师带来的银饰;有海岛国家的海盐、手工皂;有来自摩洛哥的各种装饰品……浓浓的异域风情,让你不出国门也可以得到海外的特色手作精品。
在中国,有大大小小四万多个村镇,有无数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地方再发现”主题展上,将以燕赵文化为主,展示黑陶、定窑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漆艺大师作品,解构大师作品,挖掘创新机制,再现燕赵文化魅力。
民艺怀旧传统新生
手艺人是有情怀的,经由他们的巧手传承下来的古时技艺,禁得住时间的洗礼,并且可以历久弥新:深山中的农妇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刺绣,色彩斑斓、纹样生动;小镇上的铁匠一锤一锤地敲打出来的铁艺,余温仍在。“民艺怀旧馆”让传统工艺走向生活,你能看到什么是民艺新生。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艺术品,你或许会突然间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是存在缺憾的,缺少一种真正使我们觉得完整、自信、厚重的东西,那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下来,却被我们忽视了的珍宝。
悟日用之道品自然生活
在“新常态美学生活体验馆”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是“日用之道”、什么是“自然生活”。 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里的一家特色小店“细活裡”,通过小店了解民艺、手工及背后的人与事,在世代相传的老物件中感受悦己怡人的生活,此次小店搬来了收藏的很多设计品,并以“典雅实用、手工精制、生态环保、公平交易”为原则;而“成琳厨房”则是策展人成琳博士自己的厨房艺术,厨房与自然紧密结合;中国人文家具文化研究学者马书,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人文家具的美学心性与思考,这次他的家具展,搬来了中国文人的生活空间。“手作梦工厂”则汇集了十八今、布流行、宋庄陶陶、函珍坞皮革雕刻等设计作品,梦工厂也更是一个服务体系,完全为“手作”服务。
玩把DIY 体验手工瘾
旺盛的市集文化是手作之美的基础,除了看展览、大饱你的眼福之外,你还可以在“手作之美集市”上玩一把DIY,用精美的材料亲手制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工艺品。相信你在看过、亲手做过之后,一定更能理解那些立志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匠人们,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一种可以将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方式,去还原那些我们丢失的“火焰”……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手工艺跟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久弥新的东西,我们有义务去薪火相传,去传承那份纯粹和美好。
手作之美,收获一座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博物馆”
2015北京国际设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3日至10月7日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携手中国生活美学品牌“手作之美”策展人成琳博士,开展一场“全球工匠运动”,联合打造“中国手作设计贸易集散地”,不仅引入国际设计以及当代的消费体验,还将举办展览、沙龙、讲座,并设置“地方再发现、传统再设计、民艺怀旧馆、手作之美梦工厂、新常态生活美学体验馆、国际匠人区、手作之美市集”七大主题展。来到现场的观众可以私人定制厨具、家具、陶瓷、装饰等各类高品位手工设计品,收获一座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博物馆”。
匠人匠心历久弥新
在这个大规模流水线化生产的年代,传统手工艺简直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银饰工艺传承人、漆艺传承者、云南斑铜传人……他们或许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批手艺人——机器量产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品工艺复杂、式样传统、成本较高,手工业已然沦为“频临灭绝”产业。毫不夸张地说,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正在面临失传,如果不加以拯救,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手艺,就得落个“绝迹”的下场。
在“非遗再设计”主题展上,聚集了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手作工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再设计再创新,将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例如你会看到祖母时代的餐桌、老家具,在一股怀旧味道中设计出现代的新意;例如宫廷地毯,在传统的纹饰图案上的设计创新;染织品“东韵丝绸”,让你体会出“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诗意设计。
不用出国看遍全球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长安城聚集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工匠,手工艺品的交流达到鼎盛。而今,一大批国际匠人也聚集在交易会的“国际匠人区”,再现大唐手工艺设计盛况的一隅。其中有来自西班牙的著名生活方式顾问,走遍全球各国搜罗来的设计精品;有法国设计师带来的银饰;有海岛国家的海盐、手工皂;有来自摩洛哥的各种装饰品……浓浓的异域风情,让你不出国门也可以得到海外的特色手作精品。
在中国,有大大小小四万多个村镇,有无数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地方再发现”主题展上,将以燕赵文化为主,展示黑陶、定窑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漆艺大师作品,解构大师作品,挖掘创新机制,再现燕赵文化魅力。
民艺怀旧传统新生
手艺人是有情怀的,经由他们的巧手传承下来的古时技艺,禁得住时间的洗礼,并且可以历久弥新:深山中的农妇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刺绣,色彩斑斓、纹样生动;小镇上的铁匠一锤一锤地敲打出来的铁艺,余温仍在。“民艺怀旧馆”让传统工艺走向生活,你能看到什么是民艺新生。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艺术品,你或许会突然间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是存在缺憾的,缺少一种真正使我们觉得完整、自信、厚重的东西,那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下来,却被我们忽视了的珍宝。
悟日用之道品自然生活
在“新常态美学生活体验馆”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是“日用之道”、什么是“自然生活”。 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里的一家特色小店“细活裡”,通过小店了解民艺、手工及背后的人与事,在世代相传的老物件中感受悦己怡人的生活,此次小店搬来了收藏的很多设计品,并以“典雅实用、手工精制、生态环保、公平交易”为原则;而“成琳厨房”则是策展人成琳博士自己的厨房艺术,厨房与自然紧密结合;中国人文家具文化研究学者马书,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人文家具的美学心性与思考,这次他的家具展,搬来了中国文人的生活空间。“手作梦工厂”则汇集了十八今、布流行、宋庄陶陶、函珍坞皮革雕刻等设计作品,梦工厂也更是一个服务体系,完全为“手作”服务。
玩把DIY 体验手工瘾
旺盛的市集文化是手作之美的基础,除了看展览、大饱你的眼福之外,你还可以在“手作之美集市”上玩一把DIY,用精美的材料亲手制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工艺品。相信你在看过、亲手做过之后,一定更能理解那些立志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匠人们,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一种可以将传统手工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方式,去还原那些我们丢失的“火焰”……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手工艺跟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久弥新的东西,我们有义务去薪火相传,去传承那份纯粹和美好。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