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院,初建于1941年,时称四川博物馆。1950年底,更名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2009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四川博物院。建院60多年来,经过几代新老职工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现收藏、征集馆藏文物共计26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达6万余件,在中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川博物院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期间,通过考古发掘、捐赠和广泛征集等方式,四川博物院至今已拥有藏品2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399件、二级文物6731件、三级文物95345件,在全国省级馆中藏品数量和等级均名列前茅。馆藏文物分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参观者可通过重要文物前的“语音导览系统”,输入文物编号,获得文物的自动语音解说。残疾人朋友入馆参观也可享受专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人性坡道设施。
除了文物丰富,精品众多,布展方式现代等特点,四川博物院的文物保护措施也可圈可点。除了现代博物馆常见的恒温、恒湿设置以外,省博新馆还特地引进了声光系统。新馆所有书法、绘画、纺织展厅的灯光全部使用声控灯组,馆内无人时,所有灯组会自然暗淡下来。同时,所有展柜采用了透光度极高且具有防弹功能的超白玻璃,参观者可近距离观察到精品文物的最细微处,感受国宝的独特魅力。
据悉,四川博物院完全开放后每年可接待200万人次访问,现代化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将成为博物院学术研究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博物院参观免费不免票,开放初期将每天限量送出4000张参观门票。
展馆规模
新院建设用地80余亩,主体建筑达32026平方米,投资约3亿多人民币。新院建成后,将成为一流的园林式博物院,规模是原馆的4倍,展厅数量达15个,展厅面积约1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