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会观察 > 2015中国水博览会移师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

2015中国水博览会移师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

2015/10/30 9:24:48 来源:央广网  点击次数: 
    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记者刘乐)由中国水利学会和法兰克福(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水博览会将于2015年11月18日至20日在位于顺义天竺的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将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8多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人数将达到25000人。

  作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涉水产业博览会,水博会涵盖了涉水产业全产业链条。展览范围包括水务、水利、水生态与环境、水处理与污水治理、仪器仪表、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网管道、泵阀等水行业各大类别。同时,展会同期还将举行一系列高端论坛和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政府官员、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及科研技术专家莅临现场对中国水行业现况及未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主办方希望展会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水生态,直面愈加匮乏的水资源,自觉自愿的节约用水,并多方位、多渠道的参与到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中来,不仅仅让我们自己可以使用到洁净、卫生的水,还可以让我们宝贵的水资源得以保持,造福子孙后代。

  逐渐唤醒的水意识

  中国水博览会起源于1989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水利技术装备展览会。2006年,更名为“中国水博览会”并决定每年在京举办一届。2008年,经商务部批准,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和中国水利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水博览会。就此,中国水博览会在自身专业、权威的优势基础上,注入了展览专业化和展览国际化元素,展览水准迈上新台阶。

  追求权威、专业水准的水博会,今年是第八届。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水博会,在全方位展览展示和水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模式的同时,也为大家在水的研究合作方面搭建了丰富、有效的平台,同时拓展了展览外延和内涵。呈现出展览形式多样化、展览内容深入化、展览活动丰富化、研讨论坛高端化的形态。成功成为水世界中全产业链的展示和商务平台。

  最重要的是,水博会的成功举办,已经完整的唤醒了公众对水资源的再认知。公众的水意识,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到保护水资源、构建水生态、治理水污染,对水的再认知已经渗透到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届展会,将开辟“海绵城市及水生态建设展区”、“水利风景区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展区”、“水利发展成就展区”等在内的极具专业性的特色展区,全面涵盖水务;水利、水生态与环境;水处理与污水治理;仪器仪表、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网管道;泵阀等展品类别。德国、比利时、瑞士及匈牙利等国际展团也将亮相本届展会。

  同时,作为中国水博览会历年来最为重要的同期活动之一,第十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将于11月19日(展会第二日)拉开帷幕。本届高峰论坛包括一个主论坛及四个分论坛,由中国水利学会、学会专业委员会、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届时将邀请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及科研技术专家莅临现场,将就“助力产业发展,保障水安全”、“水务产业发展与海绵城市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信息化”、“引调水工程关键技术”、“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治理”等关键问题展开研讨,对中国水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飞速构建的水生态

  水在我们的认知里,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名词,它更是天地万物的生命之源,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工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也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匮乏和被污染的状态。于是,水资源的生态研究,日益重要。水博会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应运而生,并开始将展示的范围扩大到水生态模式的探讨和推广上面。

  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亮相展会的“海绵城市及水生态建设展区”,占地面积700平米的展区,旨在响应2015年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及水利部在全国重点启动的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总投资856亿元的“海绵城市”,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新型给排水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使雨水变弃为用”的号召,展会首设海绵城市展区,为雨水处理利用、生态水系建设、管网管道、给排水等领域内企业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构建高效商贸交流平台。在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中,镇江和西咸新区将亮相展会,为海绵城市的构建、发展,提供了两种不同城市形态下的建设思路。

  镇江:

  镇江市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综合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最优化实现海绵城市功能。镇江市将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大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15-2017年期间,建设项目396项,总投资80亿元。划定试点区域22平方公里,区域内建设项目302个,全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相关专业规划要求推进实施。至2017年底,试点区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受纳水体水质达IV类以上。至2025年底,镇江市建成区全面建成海绵城市,将城市建设成“水清岸绿、鱼虾洄游、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城市。镇江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成功,可为高密度老城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提供示范意义;可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相和谐统一的路径。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区。近年来,西咸新区先后启动了区域内渭河、沣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其恢复行洪、蓄水等生态功能。同时,利用大遗址保护区、基本农田和生态绿地构建城市绿色廊道。对原有生态格局进行保护与恢复,为“海绵城市”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态本底。沣西新城以雨水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起“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市政道路确保绿地集水功能、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的三级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调蓄设施与城市既有绿地、园林、景观相结合,实现了“海绵城市”雨水利用体系的创新。据了解,西咸新区将进一步探索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全覆盖,为西北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本。

  呈现自然的水利风景区

  本届展会的另一大亮点,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水利风景区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展区”。这个展区由水利部景区办发起,将生动展现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秀美风光,向公众塑造水利风景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景色迷人、文化多姿的旅游景区整体形象,让水利风景区成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让全社会了解水利风景区就是要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宣传水文化;利用水博会的平台,宣传水利风景区建设,体现民生水利建设成果;推广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新技术;通过对水生态建设,水利风景区宣传,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活动展示近年全国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发展方向。

  截止目前已吸引到包括长委会、松辽委、安徽、北京、重庆、福建、贵州、甘肃、河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辽宁、四川、山东、陕西、云南等在内的全国20余省市水利(水务)厅(局)组团参展,1300平米的展示面积,60个左右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将会集体亮相并与公众交流,届时将会在全国优秀水利风景区内展示各景区建设的新成果、新技术。展览现场还将举行“我最喜爱的水利风景区”投票评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届时,现场将会举行“全国水利风景区招商引资洽谈会”,各景区招商引资项目60余项,进一步促进产业资源整合优化,引导知名社会资本(建设商、设备商、基金、创投、知名涉水投资企业、中介单位)参与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探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从古至今,水利在国家治理方面,都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大禹治水,以安天下,水利之重,可见一斑。它是安邦兴国,惠及民生的关键。新时期对水的治理,虽说和远古时代的任务不同,但是,大禹治水的精神传承,确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的57个项目要加快建设,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水利工程建设已然是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国内的水利工程投资速度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去年我国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达到将近400多亿元,而今年则将达到700多亿元。有水利方面专业人士认为,未来水利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水博览会,将在展示涉水全产业链成就、思考、探讨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蓄能。


相关展会
展会主题:2015中国水博览会 (详细)
展会时间:2015年11月18日---11月20日
展会地点: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第一展会网联系!]